面向水下无人机集群的无线能量与数据同传技术

【所属领域】电子信息、海洋装备

【项目/产品简介(可附加项目或产品图)】

针对水下设备能源供应和通信难题,探索水下新型无线能量与数据同传原理,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基站原型验证样机研制。由于其性价比高,磁共振携能通信广泛应用于海底观测网、载人潜水器、无人潜水器以及一些水下军事装备。本项目针对水下装备的迫切需求,研制水下基站原型验证样机,用于在水下为多设备进行水下信息和能量同传,具有自适应多频率调制、水下信道估计以及高可靠性的解调等前沿先进技术。团队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研发的原型产品获得2019年与2020年中国高交会优秀产品奖。本项目的原型产品可用于部署在近海的供电基站,在水下当潜航器靠近水下基站的时候,即可为潜航器提供能量,同时将潜航器内的数据通过磁共振无线充电系统回传至陆地。也可成为一个移动的充电与数据接入基站,在其主动靠近长期工作的水下探测、传感等设备的时候,为其提供远距离能量传输以及数据接入服务,极大的解决了水下设备的供电与数据传输困难。

 

【项目/产品亮点】

我团队开发水下携能通信原型系统,为水下设备提供数据存储、信息传输、能量供给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具有“三无”特点:水下设备由无线能量驱动、设备无外置接口、数据存储设备无内置电源。系统支持设备长时间水下作业,无需浮上水面更换电池、无需构建复杂传输系统,派遣巡航设备即可取走观测数据;同时支持中、高功率无线充电设备,如电动车、无人驾驶车、无人机等设备,利用数能同传,实现异物检测、状态检测、控制功率传输以及同步计费等多种功能

【团队介绍】

团队成员全部由硕士以上学历组成,覆盖研发、产品、市场和财务

【商业模式】

团队提供定制化系统设计、技术支持以及技术转让。

【市场前景】

海洋占据地球总面积的比例超过70%,海洋底部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水合物等。当前国际形势要求我国加紧加快发展海洋工程技术以形成海洋开发利用能力。伴随着我国对海洋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大量诸如水下救生、探测、导航、考古等水下装备对于能量和数据同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能量供给方面,目前所使用的水下装备多采用传统有线供电或蓄电池供电方式进行携能通信。因此,本项目应用场景广阔,依靠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洋资源以及产业需求,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